Followers

20091106

里斯本條約































































































《里斯本條約》,又稱《改革條約》,目前的草案名稱是《對〈歐洲聯盟條約〉和〈歐洲共同體成立條約〉的修正草案》,是歐洲聯盟取代《歐盟憲法》的條約。
《里斯本條約》其目的是為了調整當前亟需變革的歐盟在全球的角色、人權保障、歐盟決策機構效率,並且針對全球氣候暖化、天然能源等政策,以達到提高歐盟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
法國前總統季斯卡與執委會前主席戴洛等多位歐洲聯邦主義者認為《里斯本條約》已與歐洲整合的理想不符(例如:排除原有的社會憲章以及歐盟國旗、國歌)。修正條約務實與妥協的做法也為未來條約運作帶有不確定性(例如:雖然設置常設主席與外交代表,但27個成員國各有不同想法和意見)。而且條約內亦容許成員國可以在若干條款自行決定加入或者選擇退出,影響歐盟未來的整合進程。
在歐盟各國政府代表簽署《里斯本條約》前,歐盟對內部面臨整合半個世紀來因憲法危機所引起最大困局,對外則面對美國為首的全球化以及新興經濟體;例如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等國快速崛起的挑戰。為了進一步凝聚以及爭取內部人民對歐洲整合的支持,歐盟發展策略明顯轉為因應外部環境的挑戰。外在環境的挑戰有跨國反恐、能源問題、全球暖化、提升歐盟競爭力以及創造就業等問題。
歐盟通過《里斯本條約》的政治經濟意義是因應歐盟目前面臨困境的一個計劃。在建立統一的歐洲同時,所有國家須讓出部分國家主權的爭議、各國利益的調和,條約中許多具體措施將有助歐盟運作與決策,將成為未來整合的推動力。但條約中仍因若干國家特殊利益考量而有所妥協讓步,並留下許多灰色地帶,將為統合的進程帶來很多不確定性。


今年的11月3日,捷克共和國憲法法院裁決,歐洲聯盟的《里斯本條約》未違反捷克憲法。
幾個小時之內,捷克總統克勞斯就最終簽署了《里斯本條約》。

至此,《里斯本條約》終於獲得歐盟所有27個成員國的批准。
隨即而來的,則是歐盟「總統」和「外交部長」的任命問題,歐盟輪值主席國瑞典首相賴因費爾特3日表示,將在12月1日之前實施《里斯本條約》,並提議召開特別首腦峰會討論兩個職位的人選。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在聲明中稱,「任命歐盟理事會主席和歐洲委員會副主席/高級代表的磋商進程已經開始」。
11月4日,瑞典首相辦公室新聞官Mikael T Eriksson對本報記者表示,峰會將在11月舉行,具體日期尚未確定,「我們希望保證更多的成員國首腦能夠參會」。
目前「總統」一職,呼聲較高的是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和比利時首相范龍佩為代表的來自歐盟小國的首腦。
「實際上,他們代表了歐盟『總統』職責的兩種概念:能夠在國際事務上為歐盟出頭的高調人物和有能力協調歐盟內部不同意見的低調領導人」,位於布魯塞爾的歐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Marco Incerti分析道。
實際整合仍待時日
《里斯本條約》的初衷是為了加強歐盟的一體化進程。但在Marco Incerti眼中,《里斯本條約》首先解決的是體制性問題,在實際操作方面,仍然需要加強成員國內部協調的意願。
巴羅佐在10月愛爾蘭全民公決通過《里斯本條約》時,就曾高興同時謹慎地表示,「雖然《里斯本條約》加強了我們行動的能力,但是我們行動的意願至少是同樣重要的。」
歐盟此輪一體化努力是從推行《歐盟憲法條約》開始的。在《憲法條約》遭法國和荷蘭公投否決後,相當一部分內容從《憲法條約》中剔除,形成了目前的《里斯本條約》。
而為了保證各國的通過,歐盟又對成員國作了諸多妥協,例如在10月29日和30日的歐盟首腦峰會中,各國同意賦予捷克一定的豁免權,才推進捷克最終簽署《里斯本條約》。
「目前的里斯本條約,僅保持了2-3個重要改變」, Marco Incerti表示。
其一,是在一些日常事務性領域採用多數表決制,取代目前的一致通過原則,例如交通領域;
其二,取消由輪值主席國首腦擔任歐盟理事會主席的做法,設立歐盟理事會常任主席,即「歐盟總統」;另外,將目前歐盟理事會負責外交和安全政策代表和歐盟委員會對外關係委員兩個職務合併,設立新的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即「外長」的角色。
「不管怎樣,歐盟結束了這場將近10年的政治長跑,各國首腦起碼不用再就里斯本條約操心,可以有更多精力處理氣候變化、經濟等全球性問題」, Marco Incerti說。歐盟「總統」之爭在捷克簽署《里斯本條約》的第二天,就有報道稱,布萊爾在週末致電法國總統薩科齊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尋求對自己擔任歐盟「總統」的支持。
布萊爾曾是這一職位的最熱門人選。英國現首相布朗在首腦峰會上公開對他表示支持,稱歐盟未來幾年需要面臨的挑戰是經濟增長、就業、氣候變化以及對外關係,這些正是布萊爾的長項所在。
但是在歐盟首腦峰會結束後,總統應由來自小成員國的首腦擔任的呼聲漸高。法國和比利時媒體多天渲染比利時首相范龍佩。
除了范龍佩,目前來自歐盟小國的候選人還有荷蘭首相巴爾克嫩德、盧森堡首相容克、芬蘭前總理利波寧、瑞典首相賴因費爾特以及奧地利前總理沃爾夫岡·許塞爾。
「里斯本條約並未就總統的具體職責作過多規定,因此歐盟總統的角色主要將取決於當選人本身的特點與個性。人選之爭實際代表了角色的兩種概念」,Marco Incerti說。
這意味著歐盟到底是希望一個能夠在國際事務上出頭露面,充分發出歐盟聲音的角色,還是一個能夠游刃於各國,協調成員國立場和關係的低調人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